第93章 发烧的秦山(1 / 2)

“因为中华文化博大精深,很多经史子集书中都有介绍过中医的知识,

阅读这些书不但可以丰富自己的经验,

而且能够为我们提供好的治病思维。

比如有人用36计和孙子兵法里面的理论辨证用药治病救人。

早上我讲过,麻衣相术与望诊也可以结合起来,作为望诊的一种补充。

像你昨天看的那本书的作者傅山,还有黄元御等名医都是自学成医,学医之前他们都是秀才,

他们为什么能成为一代名医?

因为秀才对于经史子集、古文经典那是熟的不能再熟,有了这个基础,他们学医,简直如笼中捉鸡。

当然,他们能够自成一派,那是靠孜孜不倦的钻研和悬壶济世的决心。

所以啊,多读这些古文经典对提高自己的医术还是有帮助的。”

刘阳和任鹏听完后默默的点点头。

刘主任对这两个新来的实习生还是比较满意,他们学习态度非常的好,而且基础比较扎实,脑袋瓜子灵活,手脚勤快,做事认真,是两个好苗子,他又鼓励的说道:

“你们两个表现还不错,而且很年轻,有的是时间,多看书多钻研,

如果你们每两月认真看一本书,一年下来就能看5本,10年后,你就看完50本书,

那时候你们才30岁不到,只要你们坚持下来,你们的成就不会低于任何名医。

加油!你们一定会成功的。”

“谢谢老师。”

下午刘阳和任鹏,照例陪着刘主任接诊抄写医案。

今天接诊过程与昨天不同,刘主任会不时向任鹏和刘阳提问,加深他们对辨证论治和用药配伍的理解。

下班后,刘阳直接来到书店,买了一套四书五经和两本西医外科基础。

刚走进一个小胡同里,他看到秦山正靠坐在地上,迷迷糊糊的说着什么?

隔壁四合院的周大妈正在询问他:

“小山,你怎么了,天太冷,别坐地上,快起来。”

刘阳停好自行车,蹲下身,摸了摸秦山的额头,这小子发烧了,应该超过39度,已经烧得神志不清。

“周婶,秦山哥烧得挺厉害,我先背他回家治疗,麻烦您帮我推自行车,可以吗?”

“哦,你是湘云家的老大,小伙子不错啊,先救人要紧,车子我帮你推回去。”

刘阳背起秦山快速往家中赶,刚进前院,阎不贵正在那里扫地,看到刘阳背着个人,

“阳子,你这背的是谁啊?”

“三大爷,秦山哥发高烧倒在外面,我把他带回来,准备给他退烧。”

阎埠贵看到刘阳背的是秦山,头也不回的走向家中,嘴里还嘀咕着,

“哼,活该,最好一病不起。”

刘阳招呼周大妈停好自行车,

“谢谢周婶,麻烦您了。”

周大妈催着刘阳赶快救人,帮忙打开房门,顺便打了一盆水。

“小伙子,我先回去做饭了,水就放这儿了。”

“那好,辛苦周婶了,我就不送您了。”

刘阳背着人进了秦山卧室,一股难闻的味道扑面而来,

这么冷的天,屋子里还有这么大的味道,这是多久没打扫了,

刘阳先将秦山放在床上,脱掉衣裤,拿了一条毛巾润湿水,盖在秦山额头上,

看了看屋子里的炉子,还好,没熄,刘阳换了些煤炭,打开炉子下面封口,屋里的温度慢慢上升。

几分钟后,刘阳取下秦山额头的毛巾,脱掉他的上衣,翻转他的身子,让其俯卧,

他迅速拿出银针,快速插入秦山的大椎穴2寸、风门穴1.5寸,又在外关、合谷、昆仑等穴位下针1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