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一十七章 昔日案件的最后一块拼图(2 / 2)

大宋神探志 兴霸天 2819 字 1个月前

狄元昌精挑细选来的三位族人,肯定是相对有能力的,将这三人调教好,日后回了并州,也能起到约束作用,因此狄湘灵对这件事还是很上心的。

除此之外,另外一件要事,她颇为关切,那就是留在京师的欧阳春了。

狄家人接待完毕,用了午饭,饱餐一顿,狄湘灵前往长风镖局。

入了后院,孙三娘正在算账,听了脚步声,头也不抬地将一本账簿递了过来:“这是本月的镖局进账和各镖师所获的雇钱,请总镖头过目!”

狄湘灵接过,仔细翻了一遍,点头道:“有了长久的正经营生,能养家糊口,不用刀口舔血就好!”

孙三娘抬起头,由衷地感慨道:“正是有总镖头在,大伙儿才有了安生日子过啊!”

“你们出力其实更多,不过我确实最重要!”

狄湘灵也不谦虚,笑了笑后,又问道:“欧阳春的马帮,打听得如何了?”

孙三娘正色道:“我们接触了十几位北人武者,根据他们所言,这马帮相当了不得,有三千之众,五百精锐,横行辽东!”

狄湘灵神色同样严肃起来:“三千人养出了五百精锐?”

一个江湖会社,人数过千并不稀奇,但若说有五百精锐,就着实恐怖了,别说曾经的忠义社达不到,如今的长风镖局也远远达不到这个规模,堪称精锐的不足百人,甚至随着势力的壮大扩充,还难免有滥竽充数的情况发生。

当然,狄湘灵对于自家族人都不客气,更别提投靠的江湖子,在她的观念里,江湖上更要立规矩,严格执行,万万不可心慈手软!

正因为如此,她愈发重视起欧阳春的帮派:“马帮靠什么供养?打家劫舍?劫掠各地?”

孙三娘凝声道:“恰恰相反,他们是靠保护当地的部落和过往的商队,得到这些人的供养,因此在辽东一地声誉极佳,这些北地江湖客若不是进不了马帮,肯定不会南下投靠我们……”

“嘿!给他们厉害的!”

狄湘灵哼了一声:“对于缺马的宋廷来说,马帮绝不可能存在于宋境,但在辽国境内,这样规模的帮会也太惹眼了,辽庭怎能容得下?”

孙三娘显然也考虑过这点,立刻回答:“听北人武者所言,辽庭曾经围剿过两次,均无功而返,再加上境内叛乱很多,后来就顾不上了!”

狄湘灵恍然:“只要辽国内部够乱,跟造反的部族比起来,马帮确实要靠后了……”

后世有个著名的网络谣言,说宋朝造反的次数,是历朝历代之最,实际上别说之最,北宋记载的造反加起来是两百零三次,朱元璋洪武一朝的造反次数是一百九十次,更别提整个明朝了,当然这样对比并不公平,因为朝代越往后,史料记载越详细,明清两代的资料是最齐全的,造反记录也更加详细。

辽国是同样的道理,由于辽国在史料记载方面远不如宋朝细致,又缺失严重,所以国内具体发生过多少起义造反,后世根本统计不了,只知道很多,不仅仅是渤海遗民,各族此起彼伏的叛乱。

在这样的环境下,辽东马帮俨然成为当地一霸,不是辽庭奈何不了他们,而是暂时顾不上他们。

狄湘灵大致理解了对方的处境,又有了一个新的疑问:“欧阳春麾下既有这样的势力,可不是一般的江湖人,独来独往,行走天下,他冒着风险,千里迢迢地南下,至今还在京师盘桓不走,为的是什么?”

“这就不知了!”孙三娘同样很是不解:“马帮在辽东一带活动,与我宋地全无接触啊!”

“不是帮派的事情,不然的话,他肯定带了帮中好手前来,应该是欧阳春个人的原因……”狄湘灵从不多猜,直接行动:“将欧阳春这几日现身过的地方整理出来,我要亲自去走一趟!”

镖局里面也有好手,如武行者、公孙二娘,甚至眼前看似柔弱的孙三娘,都不是易于之辈,但这些人绝非欧阳春的对手,甚至会被轻松拿下,为了调查这个武功绝顶的强者,还是自己亲自出马,最有把握!

接下来的几日,狄湘灵都在京师行走,欧阳春的路线还是有迹可循的,毕竟他本身的碧眼紫髯醒目,为了遮蔽容貌的特殊,又戴上了斗笠或其他装扮,对于耳目众多的长风镖局来说,自然能一定程度上地还原对方的动向。

狄湘灵一路走着问着,并无什么收获,直到抵达横街,看向斜对面的一家店铺。

“咦?这地方我来过吧……对!这里原来是仁爱堂!”

狄湘灵坐在茶肆,目光闪动,很快回忆起来。

外戚刘氏一案里,仁爱堂的温大夫是刘广义正妻秦氏的奸夫,秦氏起初与温大夫相识相爱,后来嫁入刘家,这温大夫余情未了,特意入了这家药铺问诊,借此机会常常往来,开药帮助秦氏装病,以减轻刘广义的杀机。

但最终,秦氏还是和自己的儿子一起,根据《苏无名传上的手法,合力将刘广义杀死,本来想嫁祸给小妾胡娘子,却不知这一切是胡娘子在背后的推动,为的就是报复外戚刘家当年逼死她全家的恶果。

这件案子过后,仁爱堂也倒闭了,如今已经换了一家卖布料的店铺。

狄湘灵目光微动,走了进去,不理伙计,直接来到掌柜面前:“前日可有一位戴着斗笠的壮汉来过?”

掌柜打量了一下这位,明显地感觉到不好惹,老实回答:“有的!”

狄湘灵问:“他来你们铺子作甚?”

掌柜道:“打听一个姓温的大夫,老夫告诉他,那是前面一家药铺的大夫,药铺早就关门了,他就离开了!”

“温大夫?记得六哥儿说过,这个人有些古怪,欧阳春居然会找他……”

刘广义之死是狄进入京后,查的第一起案件,其他证据线索都严丝合缝,唯一觉得蹊跷的地方,是这个温大夫的行为,不过后来此人死在了开封府衙的牢狱中,便也不了了之。

狄湘灵有了线索,立刻返回镖局,派人去通知狄进的同时,对着孙三娘道:“横街仁爱堂原来的几位医师,现在去了哪里,能寻到么?”

孙三娘道:“只要他们没有离京,都能通过牙人找到!”

狄湘灵道:“那好!弄清楚他们的去处,行动隐蔽些,别被人察觉!”

仁爱堂关门还没两年,剩下的人还在京师,根据牙人提供的线索,三名大夫很快找到,狄湘灵上门拜访,从他们口中了解温大夫的具体情况。

“温大夫是哪里人?”

“北方人吧!”“没听他说过,但应是北方人!”“最初的口音有些怪,后来就与京师人一样了!”

“温大夫与刘府娘子的事情,你们有察觉么?”

“没有!绝对没有!”“我倒是听他提过,以前有个相好的,但早就反目成仇了!”“是有这事!温大夫对其恨之入骨,说那女子骗自己骗了很多年,孩子根本不是自己的骨血,那咬牙切齿的狰狞模样,从未在他身上见过!”

“温大夫有什么特别之处?”

“就是身体不太好,早年就落下病根呢!”“医者不自医,温大夫那么高超的医术,当真可惜……”“老夫有一次,倒是撞见此人在夜间往身上扎针,还以为遇见了鬼魅,记忆犹新,那行针手段不是正路,老夫后来劝过一次,可惜他不听,亦是无可奈何!”

将三名医师的供词详细记下,狄湘灵隐隐觉得有什么关联,毫不迟疑地回家,交予狄进:“六哥儿,看你的了!”

狄进将供词看完,眉头扬起:“这死去的温大夫,不会是欧阳春的同门吧?”

狄湘灵突然明白了:“他的病?”

“不错!那不是病,是练功带来的后遗症!”

狄进沉声道:“倘若真是如此,当年不是宝神奴练功练岔了,而是欧阳春师门的秘传,本来就会把人练疯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