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48章 易安居士(2 / 2)

虽然不指着漫画挣钱,但近几年间,梁山漫画,并没有停下脚步。

在黄有实局长的努力下,梁山漫画的产业规模,扩大了好多倍。

各个品类的漫画产品,也被开发出来,深受广大少男少女的欢迎。

就连李清照这样的大神,也被这种新的艺术形式,深深吸引。

并且开动脑筋,自己动手画了几本。

李清照的大名响彻宇内,她创作的漫画,受到了不少闺中少女的追捧,一时间洛阳纸贵。

此等现象,引起了各大漫画商人的注意。

随着梁山漫画的风靡,竞争者的身影,也随之出现。

漫画商人们找上门来,要与李清照合作,希望借助她的名气,与梁山漫画分庭抗礼。

正好李清照与赵明诚研究古玩与金石学,需要大量的经费,所以手头一直不是很宽裕。

面对漫画商的邀约,夫妻俩一合计,最终答应下来。

结果自然是一炮而红,李清照创作的漫画,质量上乘,故事性强,叫好又叫座,卖疯了。

夫妻俩赚了一大笔钱,而梁山漫画的热度,因为李氏漫画的风靡,遭受到了不小的打击。

……

黄有实局长,有些坐不住了。

李清照这种历史级别的漫画选手,必须要收编过来。

不然的话,梁山漫画产业,将面临空前的危机。

黄局长携带重礼,登门造访,希望李清照终止与其他商人的合作,加入梁山漫画局。

梁山的诚意还是有的,可惜那时的李清照,略微有些傲娇,同时对梁山草寇的出身,存在一些偏见,整个过程,表现得不冷不热。

而谈到最后,她也没有答应黄局长的合作请求。

黄局长再三登门,效仿古时的刘备,要用三顾茅庐的诚意,感动李清照。

但李清照不为所动,还是不愿答应。

那老黄也不是泥捏的,有个再一再二,没个再三再四。

既然无法合作,那就只能在商言商了。

双方就此交恶,结下了梁子。

梁山漫画局使出浑身解数,对李清照的作品发起全面进攻。

李清照何许人也,那自然是不甘示弱,与黄局长斗得有来有回。

老黄的优势在于规模,李清照的优势是她的才气。

论创造力和文艺功底,整个梁山加起来,都比不过李清照一人。

这种历史级别的文学家和艺术家,真不是闹着玩儿的。

几番应战下来,梁山与清照小姐姐战成平手。

要不是有几本老漫画撑着,还有被反杀的危险。

拿到战况报表的那一刻,黄局长郁闷极了。

好强,对面真的好强啊!

打不过,真的打不过啊!

怎么办,老子心里好烦啊!

……

军师吴用组的这个局,邀请到了赵明诚、李清照夫妇。

黄局长得知消息后,动了心思。

合则两利,斗则两败。

倒不如趁此机会,在山寨大佬们的说和下,再次寻求与李清照的合作。

……

听完老黄的解释,在座众人,都露出了会心的微笑。

真是不打不相识!

得知梁山寨主,居然是漫画产业的始作俑者,李清照本人也是惊奇不已。

王小飞提议道:“老黄,你真是个小气鬼,易安居士既有如此本事,你就应该退位让贤,直接请李居士来做漫画局的局长,你做副手就行,怎么样?”

黄有实一拍大腿:“寨主讲的好哇,黄某早有此意,回头我就打辞职报告,同时把局长的聘书送到李居士手中,工资开到五千贯一日!”

王黄二人插科打诨,配合默契。

众人闻之又笑,李清照也不禁莞尔。

经过一番说和,黄李二人总算是放下芥蒂,达成了合作意向。

……

擅于借题发挥的吴学究,顿时有了灵感。

“诸位都是饱学之士,而我梁山却是草莽出身,双方有些见外,也是在所难免。只要咱们双方放下成见,达成合作,绝非难事。李居士同黄局长的例子,就很能说明问题。由刚开始的对抗,走向了合作共赢,他们之间的互动,很有启发意义啊!”

辛赞与晁迪对视一眼,若有所思。

王小飞趁热打铁:“军师说得不错,我梁山虽是草寇,但心怀天下,替天行道的旗号,绝非虚假;所作所为,也是为了百姓的福祉。大宋积贫积弱百余年,冗官冗费早已病入膏肓,若不根治,国家无望啊!”

辛赞拱手道:“我等也并非无理之人,梁山入主济州府,力行改革,确实做出了不俗的成绩。但骤然裁撤如此众多的官员,不免使读书人恐惧。学成文武艺,货与帝王家,读书人寒窗苦读十几年,不就是为了获取功名吗?在下窃以为,改革确实要改,但不可操之过急,还望寨主和军师,能体谅读书人的难处,在‘功名’二字上下下功夫。”

晁迪想了想,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。

“如今山河飘荡,社稷临危,王寨主愿意为百姓做些事情,实属难得。梁山有匡扶社稷的想法,普天下的读书人就没有吗?朝廷被奸党把持,多少饱学之士被埋没,他们的才华无处伸展,终日碌碌无为,凄凉至极啊!倘若贵寨能给这些人一个机会,他们肯定会很感激的。”

……

辛赞、晁迪二人作为士林领袖,他们的意见,很有借鉴意义。

在政治腐败的北宋末年,官员的数量的确很多。

但好的资源都被奸党把持,真正想做事业的读书人,反而得不到相应的机会。

新近崛起的梁山,实际上是需要这些真正有才能的士子的加入的。

只可惜僧多粥少,梁山精简官僚机构的数量和人员,能够提供的岗位着实不多。

这就好比后世的公务员考试,它最大的目的,其实是维稳,而不是真的创造就业。

怎样缓解供需矛盾,成为摆在王小飞和吴用面前的一大难题。

如果这个问题得不到解决,梁山也无法得到读书人群体的认同,后续也会有天大的麻烦。

士农工商,士排第一位,不是没有道理的。

在北宋时代,读书人还是值钱的。

不像现在,连乞丐都不如。

王小飞给吴用使个眼色,后者心领神会,连忙起身道:“诸位的意见很中肯,也很有见地。这样吧,你们几位先聊,吴某与寨主出去开个小会,看能否给出一个合理的解决方案。”

……

在一部空间内,两位梁山大佬开启闭门磋商模式。

“小飞,怎么办?咱们是不是要让几分利?”

“让?不行,改革大势一旦拉开,断然没有后退的余地。”

“咱们也要为以后考虑,将来地盘大了,又招不到人手干活,那时候可就不好办了。”

不可否认的是,在这个农耕时代,懂得识文断字的人,确实是社会上的少数。

……

王小飞来回踱步,突然想到了好主意。

“这样吧,咱们干脆办个文学院,再办个科学院,把那些饱学之士集中起来,咱们提供经费,给他们一些大学士、大博士的名头,让他们搞研究,玩创作去。等有了空出的职位,再择优录用,怎么样?”

吴用眼神一亮:“你是说,稷下学宫的模式?”

“不错,先把他们养起来再说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