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92章 群众基础的差距(2 / 2)

然而好景不长,一营长钱伯钧叛乱,竟然想要投降鬼子当汉奸。

荀功算是看明白了,国府的这些军官,根本就不是抗日的料。

最终,荀功还是加入了八路军,并且经过努力的学习,成为了一名坦克兵。

荀功拍着身下的五九式坦克,心里感慨万千。

多好的武器啊,当时如果咱们川军出川的时候,能有这么好的武器装备,就不会死那么多弟兄了。

前不久,他把自己的经历写信告诉给了老父亲,老父亲在回信中表示不敢置信。

他的儿子,竟然能开上坦克?

而且还在跟鬼子的作战中,干掉了几个鬼子?

看到信中老父亲那不敢置信的文字,荀功就对未来充满了信心。

他不仅要把鬼子赶出华夏大地,还要带着荣耀回到老家,带着父老乡亲们过上好日子!

“营长,你说咱们这一路出晋省,路过的冀省老百姓会不会箪食壶浆迎接我们啊?”

张大彪歪了歪头:“啥叫箪食壶浆?”

行吧,张大彪识字,但跟李云龙一个德行。

“箪食壶浆……其实你就可以理解为,咱们大军所到之处,老百姓赶着牛羊欢迎我们。”

张大彪立刻板起了脸:“二连长,你这是原则性错误,咱们八路军不拿人民群众一针一线,你还想吃老百姓的牛羊?信不信老子枪毙了你。”

荀功捂住了脸:“营长,我不是想吃老百姓的牛羊,我就是打个比方。”

“打比方也不行!”

荀功本来还想解释的,想了想还是算了。

车队在隆隆的引擎声中继续前进,到了差不多快要入夜的时候,队伍不得不停了下来。

因为有一群老百姓,挡住了一营前方的路。

这些老百姓穿着破破烂烂的衣服,就那么沉默地分散开,挡在一营的前方,用麻木的目光看着一营的八路军战士们,就仿佛是一群行尸走肉。

张大彪举起手,示意车队停下来,从指导员手里接过一个喇叭,大声喊道:“乡亲们,我们是打鬼子的八路军,只是路过你们的地界,请乡亲们给我们让开一条道路。”

然而,张大彪的喊声,如同泥牛入海,没有得到丝毫的回应。

荀功站在坦克上,心不由得揪紧了。

与他同车组的一名小战士疑惑地问道:“连长,这些老乡为什么要拦着我们啊,难道他们不想我们去打鬼子吗?”

荀功摇了摇头,他不知道。

但他有一种很不好的感觉,原本因为见到一望无际的大平原而充溢的豪迈,就因为这些麻木的老百姓,而变成了愤怒与悲哀。

在晋省的时候,老百姓看到八路军的队伍,总是满脸笑容,恨不得把自己家里最后一颗鸡蛋都塞进战士们的衣兜里。

而在这里,荀功感受到的,是一种浓浓的隔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