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七章 李庙(1 / 2)

次日一早,田钧早早来到终监门外。

如今大汉无论郡县,官府都设有监狱,被称为公府官狱。但往往民间还有富户设立的私狱,以及出于社会良俗而捐资设立的公狱。

只有邺县别具一格,全城只有一座由官府设立的牢狱,名为终监。

并不是因为邺城狱制不够严明。

恰恰相反,邺城作为冀州的州治,大小官吏家眷所在之处,可谓河北腹心之地。将犯事人员尽数关押在一起,显然是有意为之:一来更能彰显律法之公正,二来则是方便维护州治之安稳。

然而田钧却清楚,这不过是官府的一面之词。

邺城之所以只有终监狱,一切还要从九年前袁绍入主冀州时说起。

袁绍跨进邺城的第一日,就发生了耿武、闵纯等人的叛乱,让他寝食难安。

为了彻底扫除先州牧韩馥在冀州的影响,也为了将叛乱人员斩草除根,袁绍特意下令:拆除民狱及公狱,统一扩建成官狱。

这就是如今终监的前身。

其后袁绍将韩馥余党一网打尽,尽数关押在此,又嘱咐田丰主理此事,形成了如今的终监。

终监位于邺城西北,明面上占地并不广大,实则内里大有乾坤。

君不见,那门牌上的红招是荀谌所书,门墙的布置,则是审配亲自设计。当年落入狱中的犯人,能安然走出的又有几人。

今日的终监,在田钧眼里,就如同一面藏匿猛兽的深潭。

它看似风平浪静,实则内蕴杀机。只待风云际会,便会露出其吃人的血盘大口,将这冀州的名望们,都尽数吞进腹中。

田钧加快脚步,快速来到狱门前。当值的两员狱吏仿若无闻,一个仰天,一个俯地,任凭田钧轻易进入。

终监有终监的规矩:凡是探监之人,只要门监认为是良家子,可以直接放行。

像邺县这样的大城,犯事的囚徒,基本都是有名有姓、背景深厚的权贵。只凭狱令这样的小官,是哪个也吃罪不起。

狱吏们为了避免招惹麻烦,因此想出许多法子,这通行放监就是最首要的一条。

被门监放行的良家子,进入监房之后,会由专门等候的狱吏领到主殿,再被狱令或左监亲自接待。

田钧随狱吏接连向下行了数十步石阶后,早已不见天日。好在两壁之间掌起无数火把,光耀如同白昼。

来到主殿之后,就瞧见狱令立在主位旁,正望着天窗发愣。

这狱令身长八尺有余,明清目秀,面若凝脂,简直是有匪君子的形象。田钧还未上前,就先被此人的气度折服:不想小小的监狱之中,竟有这等人物!

狱令瞧见田钧,面上露出和煦,先行一步,快速来到田钧面前。

“赵国李庙,忝为终监狱令,见过公子。”

狱令拱手作礼,殷切问道:“不知公子姓甚名谁,光临终监,想要探视何人?”

原来狱令名叫李庙,此人年纪虽轻,却很是能说会道。

田钧对他好感倍增,心中料想这样的人,只怕放在哪里都会发出光亮。

只不过,对于李庙所用的光临一词,田钧心生恶寒,不敢苟同。

便回礼说道:“冀州別驾府小子田钧,这厢有礼。”

“原来是田县尉,幸会。”

李庙双目放出光来。

对于田钧之名,以及田钧出任黎阳县尉一事,李庙显然知晓。

他凑近田钧,上下打量一番,忽然笑道:“听闻昨夜有人在坊间行刺田公子,可怜那刺客不仅失手,还被田公子射成重伤,可有此事?”

田钧面露微笑,不置可否。

王堂已被他藏匿在分界楼中,因此州府只捉拿到了徐虎。

也不知是不是袁绍有意包庇幕后主谋之人,今日一早,州府就将徐虎斩首。并放出告示,对新任黎阳县尉田钧被行刺一事进行谴责,至于徐虎,则被说成是许昌派来的奸细。

此事引起邺城轩然大波,百姓们不仅人人自危,也自发地对曹阿瞒口诛笔伐起来。

告示通篇都没有提及王堂姓名,与田钧料想的一模一样。

但是这个李庙,似乎知道的比别人多一些。

从李庙刚才话中透露出的消息,明显是知道刺客受了重伤。田钧惊疑不定,生怕眼前这个人,是冀州某个大员的心腹。

李庙见田钧脸色变化不定,似乎猜到了田钧的心思,便笑道:“公子勿忧,我只是轮值时听左监提及此事。哦,左监审显,是治中审大人的次子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