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46章 燕使遭训斥,陈国遇大涝(2 / 2)

陈国南部临近淮水,百姓受灾异常严重。

不仅房屋被冲垮,粮食与牲畜均被洪水卷走,殒命者更是比比皆是。

陈国此前进贡二十万石粮食,本就等着夏收重新填充府库。

而今陈国夏收仅只过半,二十万石粮食又悉数运出,自然没有多少储粮救灾恤患。

陈公燮急中生智,连忙派遣心腹赶往淮阳郡,与太守屠休商议。

据其心腹所述,最后一批进贡之粮,约为四万石,目前尚在淮阳郡境内。

陈公燮愿出三千两真金,换下这批进贡之粮,用于救灾恤患。

屠休以兹事体大为名,将陈公燮心腹安置在府中,随后命人拦下运粮队。

姬宫湦忙问:“屠太守对此事可有建言?”

长羽甲士忙道:“屠太守认为,此乃蚕食陈国之良机。大王若是准许其自行决断,则大周获利颇丰也。”

屠休崇尚利学,其言获益颇丰,那便是丰厚。

姬宫湦属实好奇:“大周将获何种大利?”

长羽甲士坦言:“启禀大王,属下未曾听屠太守提及,是以不知其所指也。”

姬宫湦道:“传孤王之命,淮上遭遇大涝,陈国所贡四万石粮食,准许屠太守自行决断,却不得有损大周威严。”

长羽甲士当即领命前往。

太督内史冂与太常姬黁听闻此事,很快便主动前来觐见。

不等姬宫湦开口,太督内史冂便率先劝谏。

“启禀大王,屠休此人重利,应该派遣天子使者,亲自与陈公燮心腹相商。”

姬宫湦道:“淮上灾情紧急,不容拖延也。”

太督内史冂道:“陈国百姓大多聚居北部,此番大涝则在南部。淮水河道颇为宽广,水患难以久存也。”

姬宫湦解释:“水患虽然易消,瘟疫却会接踵而至。淮阳郡与陈国接壤,若大周袖手旁观,瘟疫必然会蔓延至淮阳郡。”

太督内史冂连忙解释。

“臣之本意,并非不救,而是不使屠休去救。”

“这有何区别?”

“屠休必会伺机敲诈陈国,致使陈公燮心生不满,影响大王当前之布局。”

姬宫湦不以为然:“屠休虽尚利学,却从未有过影响大局之举。”

太督内史冂一时无言。

太常姬黁却道:“臣反倒以为,大王此举并无不妥也。”

太督内史冂不由得转过身,难以置信地盯着太常姬黁。

“太常历来崇尚礼法,何故竟而赞同利学?”

太常姬黁神闲气定。

“自大王面斥燕使公孙朴,使其不敢再纠缠太常属寮。吾今时方知,礼法虽不可废,对待无耻之徒,却需非常手段。”

姬宫湦乐道:“孤王属实没有料到,燕使公孙朴还有此番功效。”

太常姬黁拱手:“其破晓时分,便向太常姬黁递交文书,随后起身返回燕国。”

姬宫湦颔首:“大喜也!”

太督内史冂对燕使公孙朴,同样是心生厌恶。

“自此王城更为顺眼也!”

姬宫湦再次强调:“淮上之事,便由屠休执办,太督切莫忧心。”

太督内史冂道:“诺!”

姬宫湦正欲开口,大殿上方突然传来一声巨响,震得大殿梁柱吱吱作响。

姬宫湦被震得耳膜生疼。

难不成是位面之子,在施展陨石召唤术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