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44章 诸侯礼法典,各国朝贡数(1 / 2)

傍晚,王师正式合围曲沃。

稷戎王站在,面对四周熊熊篝火,早已由恼羞成怒,变为无可奈何。

稷戎族人仍在逃跑,即便稷戎王强力镇压,依旧无法阻挡。

南郭商号向稷戎租地时,便暗中对其族人灌输,归附大周将享受诸多益处。

而今王师兵临城下,稷戎王已是穷途末路。

姬宫湦身处临时大帐中,望着不断翻越城墙出逃的稷戎族人,心中不禁感慨。

本以为大周王师蛮横一回,便能见到千军万马厮杀震撼场面。

结果,竟然索然无味。

且不说小规模战斗,便连流血场面,亦难觅踪迹。

“孤王之大周,竟恐怖如斯?”

内史伯朙笑问:“敢问大王,恐怖如斯是何意?”

姬宫湦道:“便是令人无比震撼,尚未正式交战,敌军就望风而降。”

内史伯朙又问:“大王可知,敌军为何如此?”

“自然是得益于新国人之策,人皆有趋利避害之心。”

“臣倒以为,乃大王此前种种立威之举所致。”

“孤王所立何威?”

“大王兼并诸侯国数十家,又屠灭陇西诸戎与北域鬼方。天下皆已心生畏惧,自然不敢再与大周抗衡。”

姬宫湦脱口而出:“以杀止杀,以战止战,古之圣贤,果不欺瞒孤王也!”

内史伯朙道:“而今晋国与稷戎覆灭在即,天下诸侯必然会陷入恐慌,宜应早做筹划,以免天下诸侯铤而走险。”

姬宫湦大笑道:“此乃尔献策所致,尔可有应对之法?”

内史伯朙答:“臣以为,大王应昭告天下,陈列晋侯与稷戎王种种罪状,随后以安定民心为由,向天下诸侯派遣天子使者。”

“为何事出使?”

“其一,坦明大王心志,并非大肆开疆拓土,而是吊民伐罪,重塑大周之威严。”

“天下诸侯又岂会相信?”

“信不信由其自择,说与不说,却在大王也。”

姬宫湦颔首:“尔后如何?”

内史伯朙接着道:“其二,制定新周礼,使天下诸侯能有法可循。”

姬宫湦顿时眼前一亮。

自重生以来,姬宫湦陆续革新国人、朝堂、王师、商贾等方面。

大周内部,旧时周礼早已被六志逐渐取代。

在六志范畴内,新国人之策、郡县制、九公十三卿、新爵位、军功爵、新商赋等,早已形成完整体系,全方位覆盖大周内部。

唯一不足之处,便是没有制定诸侯行事规范。

诸侯,乃周室所分封。

名义上,天下诸侯国归属周室管辖,诸侯皆为天子臣属,百姓均是大周子民。

周礼早中已明定,以朝贡天子的形式,维持诸侯分封制权威。

西周末年,周室衰微。

天下诸侯对周室多有蔑视,不尊周礼而停止朝贡者,比比皆是。

即便姬宫湦重塑大周,王师之威武仍因消息传播滞后,未能传遍天下诸侯国。

顶多便是各大诸侯国知晓,逐步恢复此前朝贡。

内史伯朙之意,不仅要全面恢复诸侯朝贡,还将建立诸侯礼法体系。

由此一来,便可师出有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