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60章 徐荣轨迹、太平暗流(1 / 2)

徐荣现在是三百石的羽林郎,数年后可能再升迁,进平叛军队成为领兵一曲的军侯是可能的,如此上官的目光更容易注视到他。

董卓若是发现徐荣的指挥才能,定然会用他。

能从军阀走到顶级权臣的人,没点识人用才的能力是不可能的。

董太师死后,李傕郭汜能破长安再掌朝堂,就说明了两人的能力,更说明了太师用人的眼光。

魏安一边和徐荣聊着,一边心中想着怎么把徐荣推荐给老丈人何苗。

只是徐荣的志向是建功立业,在何苗身边基本上很难有出战的机会。

若是没有战场磨砺,怕也没有日后能击败曹操、孙坚的徐荣。

只是若是让这个有潜力的猛人从眼前溜走,魏安又心有不甘。

心中默默思量,如何对其拉拢。

与白身的黄忠、典韦等人不同,徐荣如今已经是三百石的羽林郎,想要拉拢他,难度比较大。

“对了,徐荣是辽东人,不受籍贯回避制度的影响,可来南阳任职。”

魏安心中渐渐有了方向。

南阳多山贼水匪,游贼也不少,正可大用。

“郡尉是当地大户,且是六百石高官,一步到位有些难。”

“南阳诸县皆是大县县令,徐荣非举孝廉,想一步到位成为主官,也是有些难。”

“再有掌军之位,那便是县尉。”

“平氏县是三等县,县丞县尉皆二百石,徐荣如今三百石,降职不太妥。”

“大县县尉、县丞四百石,算升迁了。”

“孙坚能做县丞,徐荣自然也能做得。”

“徐荣此次护卫有功,那便建议准岳丈给徐荣在左近大县推荐一个县尉的职位。”

“届时黄巾乱起,也有个强援在侧,若是徐荣有难,我或可再施恩义拉拢此人。”

徐荣仍毫无察觉地偷看着踏焰,然而他的人生轨迹却即将因魏安的谋划而发生巨变。

···

冀州,安平郡,广宗县。

谁能想到,广宗县是太平道总坛所在,城内军民尽数是狂热的太平教众。

“二弟,名单整理的如何了?”

张宝回道:“大哥放心,弟已从力士中派出得力之人去各方掌管名单,与各方渠帅业已说明。

名单重新编撰成册,今有明暗两册,日后新教众八成会入暗册,只有两成入明册。”

张角听后满意地点头:“若如此,至甲子年,明暗之册将会差二十万众。”

见张角看向自己,张梁忙道:“已经让教中死忠猎户寻找隐秘之地,钱粮、军械等已陆续转移,只是届时或可转四成。”

张角点头,目光中透露着深邃。

“我教数年积累,四成之数足用了,其余六成,便留在原处。”

张梁急道:“若是留在原处,怕是要被士族等截获,近日,暗探觉察有人窥视各乡亭村落。”

张角哈哈大笑,道:“无妨,若要取之,先予之。若被截获便暂放彼处,麻痹其众,有刺奸在,届时破除堡邬再取回。”

“大哥英明。”

“将南阳、冀州所购马匹分散交于各郡渠帅、执事。”

张梁急道:“大哥,若是分散马匹,骑兵便再难得...”

“钱粮可藏,马匹难隐,便如此吧。”

张宝脸色难看的说道:“大哥,南阳上报,平氏出了可使田地高产之物,又是那..”

张角点点头,“我已知晓。”